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百科 >> 正文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专家“释”压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其他 更新时间: 2009/08/30 08:11:04

         


      

近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转型期不同职业群体主要社会应激源与心理健康研究项目,最新统计数据和结果整理完成。

    2000 8月起,课题组成员通过对企业员工、农民、公务员等十余种不同职业人群近8000人,进行座谈和个别访谈后,获得反馈调查问卷1408份,累计8545种压力,涉及社会环境、工作压力、个人成就、经济收入、人际关系、社会支持、家庭、住房、子女和个人生活10个方面。

    同时,调查结果还显示, 20— 30岁的人群成为各年龄段压力之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本次调查课题组组长陈龙教授介绍说,不同工种、不同类型人群有着不同的精神压力类型。

    他简单举例说明,领导阶层越高,相对的压力指数就越高,根据本次课题的统一统计方法,管理层的压力指数值基本在75分以上,而一般企业工人只有59分。研究显示对于企业经理来说,工作和家庭问题上的压力并列首位,排在末尾的是经济压力。这主要是因为,这类人群担负领导工作,任务、责任相对较重,工作压力自然不小,同时由于工作的原因,社会应酬可能要多于其他类型人群,在家的时间,以及和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处、交流时间也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家庭问题上的压力也比较突出。

   “在社会变革和转型时期,人们受到的压力是有时代特点的。课题研究组成员告诉记者,社会转型期里出现了所谓的特色压力,包括:社会环境、工作压力,其中,个人成就的压力较为突出。

    课题组在对某一国有企业职工调查中发现,除去工作任务、工作强度、工作责任等压力外,该企业职工还表现出对社会公德、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忧虑情绪,课题研究组成员解释道,这主要是职工对外来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而感到相应的压力存在。

    同时,研究显示,文化知识的更新、业务能力的提高等,在无形中增加了企业职工的竞争压力,在个人成就这个因素中,感受强烈的比率和压力评价分数较高的依次是:工资分配、工作成绩和个人发展等项内容。

    陈龙教授告诉记者: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带来的新现象,反映了员工对个人成就的价值体现更加务实,从根本上说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今天过得怎么样?

   “郁闷!

    不知道从何时起,郁闷成为年轻人口中颇为流行的词,有人解释道,这是心理压力过大的一种表现。本次调查显示,20—30岁人群压力最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陈龙教授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说,社会变迁给予青年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给他们带来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的困惑,因此,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精神方面也会遭遇安博·体育(China)官方网站的烦恼。

    直面竞争责任加重

    经验不足应对困难

    新报:一般来说,在职人员的压力感是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 20多岁的年轻人压力最大,这样的情况正常吗?

    陈龙教授:研究一开始,课题组就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实践证明,我们的假设是成立的。

    我认为压力就是人遇到陌生环境和困扰的事情,而又未能确实知道能否解决,不知道如何去做的时候产生的。

    处于时代转型期的青年人,肩上担负的责任是重大的,甚至是多重的。而自己面对的却又是一个很现实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社会提供给年轻人多样化的选择方向,而进行选择的同时,自然会面对困惑和疑难。

    新报:这些精神上的压力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陈龙教授:和他们的父辈不同的是,现在20多岁的年轻人,一走上工作岗位,就处于激烈的竞争环境中,除面临工作压力外,他们还有成家、购房、子女抚养、社会交往等诸多压力,还存在缺乏社会经验和应对能力不足的问题。

     理想现实发生冲突

    教育缺失人文关怀

     新报:有自身的原因吗?

     陈龙教授:有。但是也是和时代的大环境紧密关联的。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基本价值观,在十三岁左右就基本形成,之前受到的教育,将对以后的人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正处在20岁至30岁年龄段的群体,他们在十二三岁时,正值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社会方方面面的改革开放举措,对他们的价值观形成,提供了一片全新的土壤,也造成了价值取向的多样化。

    这批人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没有同辈的兄弟姐妹,遇到事情交流的范围相对狭小。加上一些家长的溺爱,容易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甚至出现过于自负的极端表现。

     此外,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一些因素也容易影响他们。

     新报:能简单的理解成,是教学和实践的脱节,导致毕业以后的青年人实际操作能力差吗?

     陈龙教授:这是有偏颇的。

    20来岁的年轻人,是拥有价值观的年轻人,但是他们上班后,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现实环境的反差很大。

    当代的企业文化中,有一些还带有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处于市场经济下的社会,单位的组织环境或许有所改观,但是各种管理手段良莠不齐,管理实践还处于摸索阶段。20岁至30岁人群的价值观,势必与这样的环境文化形成冲突,奋斗理想和实际达到目标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了冲突,这样的打击是始料不及的,从而必然产生困惑,造成压力。

    从教育的角度来说, 20— 30岁这一群体没有充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些优秀的理念和思想,缺少一种人文的情怀。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这些传统的道德理念,有时候换个角度说,就是一种处变不惊的生活态度。

    现在开始提倡学习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教育观的提出,都是及时和必要的。

    我们这次做这样的调查也是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学研究,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精神。

    补充学习认清位置

    社会理解自我减压

     新报:认识到了不足,能否自我减压

     陈龙教授:知道不足,当然就要补课

     除了一些经济、技术方面的实际操作课程外,应当主动去学习一些人文的东西,比如一些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这可能包括一些典籍或者艺术。

     同时,准确地自我定位也是必要的,适合什么就做什么,不要过于自负和盲目。

新报:从社会的角度说,如何帮助 20— 30岁这一年龄层的人减压呢?

    陈龙教授:其实这一年龄层的人群也是社会的一部分。

        社会应该给予这一年龄层的人群以充分的理解,虽然经历不同,但是都从这样的年龄走过。作为企业管理领导层来说,还是要提供一定发展空间给这些年轻人。




文章录入:王菊荣    责任编辑:王菊荣 
  • 上一篇文章: 职业教育 心理 探析

  • 下一篇文章:大学生就业的心理特征